top of page

Artistic Committee

Asia Band & Choral Festival 2025_Tom Lee_202509021[1].jpeg

Danilo Delfin (香港)

藝術總監

指揮家/教育家

Danilo Delfin是一位在香港小交響樂團任職超過20年的小號演奏家,曾師從亨利·諾瓦克(Henry Nowak)、艾吉·赫恩(Aigi Hurn)和朱迪思·薩克斯頓(Judith Saxton)。他在香港演藝學院接受音樂教育,並持有英國奇切斯特大學的銅管樂教育研究生證書。他獲得了香港演藝學院院長獎學金和世界交響樂隊及合奏協會獎學金,並在紐約州立大學弗雷多尼亞分校跟隨保拉·霍爾科姆博士(Dr. Paula Holcomb)和格倫·普賽斯博士(Dr. Glenn Price)學習指揮,還在西貝柳斯音樂學院跟隨彼得·埃特魯普·拉爾森(Peter Ettrup Larsen)進修。

他曾與亞洲青年管弦樂團、香港青年交響樂團和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並在國際上巡演。Danilo與著名指揮家和音樂家如耶胡迪·梅紐欣爵士(Sir Yehudi Menuhin)、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enazy)和哈坎·哈登伯格(Håkan Hardenberger)合作過。作為指揮,他在香港指揮多個學校樂隊、管弦樂團和社區樂隊。他曾擔任通利香港新青年管樂團的音樂總監,並在國際上客座指揮。Danilo為世界音樂比賽(荷蘭)、中歐音樂節(奧地利)、新加坡國際樂隊節和香港冬季樂隊節組織了多個音樂會樂隊,並獲得了眾多獎項。Danilo曾擔任香港管弦樂團協會主席,並是世界交響樂隊及合奏協會(WASBE)的董事會成員。

他在推廣香港管樂團和本地作曲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他還在1996年和2010年於香港舉辦的亞太管樂指揮協會大會(APBDA)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目前,他是香港管樂指揮協會的副主席。2024年,他被任命為Yamaha在中國香港的指揮。

鈴木英史(Eiji Suzuki)於1965年出生於日本東京,他曾在東京藝術大學學習作曲、鋼琴、指揮和雅樂。他的作品目錄包括原創作曲、交響樂改編及電影配樂的編曲。

他的管弦樂作品也由日本交響樂團、東京交響樂團、東京愛樂管弦樂團、神奈川交響樂團以及金澤合奏團等頂尖專業樂團演出。他的委託客戶包括東京交聲管樂團、東京風之交響樂團、大阪紫音管樂團、錫耶納管樂團以及多家錄音公司。

他的作品在中西部音樂會、世界交響樂隊及合奏協會、台灣國際音樂會首演,並由斯里蘭卡交響樂團演出,這些作品由Bravo Music和De Haske出版。

工作坊還將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等地舉行。

他曾獲得包括2001年第11屆日本管樂、打擊樂和銅管樂學會學術獎,以及外交部獎以表彰他的貢獻和作品。他的作品在東京2020奧運會的開幕式上使用。

目前,他是尚美學院音樂學院、洗足學園音樂大學和相愛大學的特邀客座教授。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Genesis》(2022年全日本銅管樂團協會必演曲)、《Cantus Sonare》、《Ho-O - Jin-ai cho-fu》、《The Land of Great Promise: Chingis Khan》,以及多個編曲作品(如《Merry Widow Selections》和《Der Vogelhandler》),並已錄製於多張CD中。

鈴木英史 (日本)

作曲家 / 指揮家 / 教育家

Asia Band & Choral Festival 2025_Tom Lee_202509021[1]-2.jpeg
Asia Band & Choral Festival 2025_Tom Lee_202509021[1]-3.jpeg

Ernest Hui (香港)

作曲家 / 指揮家 / 教育家

Ernest Hui 是一位根植於香港的作曲家和合唱指揮。他擅長傳統合唱和當代無伴奏合唱音樂,曾擔任多個組織的表演者和教師,包括香港青年協會旋律創作社(表演藝術家、指揮及駐校作曲家)、Vocal Asia 和 VAF for Kids(教師及編曲者)、澳門文化中心兒童合唱團(音樂總監)。目前,他是新成立的 Yat Po Choir 的音樂總監。

多年來,Ernest 與專業音樂家合作參與多部舞台劇製作,值得注意的作品包括:《Rock Hard》和《Yat Po Two Shows 2024》(合唱指揮);《Requiem HK》和《This Victoria Has No Secrets》(助理合唱指揮);《Twisted Fate》(作曲及音樂總監);《Missing Our Echoes》(音樂總監);以及《Assemblages》(合唱指揮)。

Ernest Hui 在香港中文大學學習音樂,期間向陳少君教授學習聲樂,並在陳偉光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音樂碩士(作曲)學位,成為CASH音樂獎學金的得主。

在他的合唱作品中,《When the Stars Wish Upon You》被提名為CASH最佳嚴肅作曲獎的前五名決賽作品,並被選為第76屆香港學校音樂節的必演曲,廣受好評。他編曲的《Amazing Grace》獲得2020年SMP Press作曲比賽的冠軍。

李天池博士曾擔任新加坡管樂協會會長。作為新加坡交響樂團的前小號演奏家,他目前是四川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的客座教授。此外,李博士還曾擔任世界管樂協會和「World Music Contest」國際委員會的董事會成員。

2009年,李博士被聘為四川音樂學院的客座教授,並獨自啟動了音樂教育系的管樂教育實驗課程。這一課程的成果顯著,受到了學生、教師和社會各界的好評。2012年,管樂音樂教育正式成立,這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的管樂音樂教育項目,填補了國內音樂教育領域的空白,促進了管樂音樂教育的改善和發展。2012年9月,管樂教育項目迎來了第一批音樂教育學生,共18人,並在2013年招收了第一屆畢業生。

李博士作為Conn-Selmer的藝術家,繼續在任期內推動中國管樂作品的發展。他走訪北京、上海、香港、澳門、深圳、廣州、杭州、武漢、西寧、蘭州、重慶、貴陽、青島和湛江等地,參加各類比賽的評審和舉辦大師班。他還擔任重慶警察樂隊的指揮。李博士在美國東密歇根大學獲得小號演奏學位,該學位是通過新加坡公共服務委員會/新加坡交響樂團獎學金取得的。他在太平洋大學獲得音樂教育碩士學位,該學位是通過新加坡李氏基金會獎學金取得的。他還獲得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博士獎學金,以研究他的研究論文。

2015年,他和他的協會在新加坡舉辦了一場非常成功的「世界管樂協會」會議。

李天池博士 (新加坡)

指揮家/教育家

Asia Band & Choral Festival 2025_Tom Lee_202509021[1]-4.jpeg
image.png

張穎中 (中華台北)

指揮家/教育家

獲得2010年北京國際管樂節金獎及最佳指揮獎的張穎中先生,從輔仁大學音樂研究所獲得管弦樂指揮的音樂碩士學位。他曾向郭聯昌教授(Prof. Kuo Lien-Chang)和米歇爾·羅謝教授(Prof. Michel Rochet)學習,並在辛辛那提音樂學院進一步深造,師從羅德尼·溫瑟博士(Dr. Rodney Winther)。他還參加了弗雷德里克·費納博士(Dr. Fredrick Fennel)和洛林·馬澤爾爵士(Sir Lorin Maazel)的指導大師班。

在擔任台北愛樂樂團首席長號多年後,張先生於2000年至2005年被任命為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管樂團的指揮。他還定期擔任其他專業管樂團的客座指揮,如中華民國空軍樂隊、台灣管樂團和桃園交響樂團。自2001年起,張先生受邀擔任台北海神管樂團的音樂總監,該團體是台灣的領先樂團之一。在他的指揮下,樂團連續三年在台灣管樂協會的管樂比賽中獲得冠軍(2007-2009,公開組)。最近,張先生和海神樂團在嘉義國際管樂節的管樂比賽中再次獲得冠軍(2014,公開組),並再次被評選為最佳指揮。

張先生經常受邀擔任多個國家的客座指揮,包括日本、香港、新加坡和中國。2010年,他被邀請參加第30屆哈爾濱夏季藝術節,這是中國最著名的藝術節之一。在最後的音樂會上,張先生指揮了哈爾濱歌劇交響樂團,並成功獲得了國內媒體和公眾的廣泛讚譽。

作為音樂教育者,張先生在大學和公立學校任教,並定期在台灣各地舉辦管樂診所和指揮大師班。在過去的20年裡,他所指導的各級學校樂團在每年的台灣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中獲得了超過80次的優秀獎,並共獲得32次的全國冠軍。

主辦單位:

Latest_Logo__edited.png

贊助商:

Tom Lee Music Logo Guideline-2.png
Payment Asia.png
Yamaha.png
Fujikon logo_edited.png
Medicine in Motion_Logo PNG.png
Greenwich Club.png
May Cheong Group-01.png
Spectrum Consulting v2.png
GL Tours.png

支持機構:

ABRSM_CMYK_Logo.png
Social_Impact_Investment_Foundation_Logo (1).png

贊助商:

Splendid China_Logo_edited.png
bottom of page